内资企业成为主要负债者
2016-03-19
中国持续印钞后,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分配给内资,
内资在拿到贷款后持续扩大负债规模。
在1990年代末,中国的国企陷入债务链死循环,
当时被称为三角债,实际上已经全面破产。
中国政府通过银行系统的实质破产模式,注销之前的巨额国企债务。
加入WTO后,随着血汗工厂经济的出口增长,
内资企业跟随分杯羹,债务负担相对较轻轻。
2005年后,中国的铁公基和房地产发展规模快速超过血汗工厂出口,
国企再次开始大规模负债扩张。
2009年后4万亿出台,地方政府负债急剧增加,
国企债务急剧增加,很多民营企业债务也急剧增加。
从2012年开始,随着债务负担日益严重,
大多数企业已经无力偿还债务,
银行只能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不让债务爆破。
此外,银行为了降低自身风险向民众推广理财产品,
还诱使民营企业互相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