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者角度看中日甲午战争
2016-03-23
谈中日历史很容易受情绪左右而影响判断力,
若从第三者,比如说一个瑞典人或者外星人的角度去看,
则可以看得很清楚。
从第三者眼中去看的话,
那么对于大清帝国而言,甲午战争并不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
而是大清帝国和日本帝国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控制权的战争,
从大清帝国的角度而言,大清帝国是为了维护它对朝鲜王国的宗主权,
而从日本帝国去看,它是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日本帝国显然是要打破大清帝国在远东的宗藩关系和朝贡体系,
这种行为显然是带有攻击性的,毋须讳言。
但是如果你审视大清帝国自身的话,
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拼命要维护的那个宗藩关系,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因为宗藩关系意味着大清帝国是上国,而朝鲜王国是下国,
清国子民在朝鲜犯罪,由清国领事审判;
朝鲜子民在清国犯罪,也是由清国官府审判;
清国可以在朝鲜设租界,
但朝鲜不可以在大清设租界,
毫无疑问,这种关系,我们同样很难说它是平等的。
平等不平等,反而还不是最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关系有没有可持续性?
平心而论,大清帝国拼命维护自己的宗藩关系,
这种努力不但与当时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而且从大清的国力来说,它也是不可持续的,
因为1890年代的大清帝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不是一个工业国家,
而在工业国家日本面前,大清以它的国力要维护万邦来朝的旧体制,
其实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朝鲜迟早也是保不住的。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甲午战争其实是徒劳的,
它对大清帝国而言,是一场没有什么意义的战争,
也是不必要的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