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郑成功是历代公认的“民族英雄”

2016-03-24

    说到郑成功,大部分人脑海都会浮现一个名词就是民族英雄,
    但是这个民族英雄却不只是台湾或者中国历史的专利。
    在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当年从闽南沿海撤退到台湾时留下的痕迹,
    但是纪念他的延平郡王祠却不是明郑时期的建筑。
    “还我河山”郑成功之所以在历史留下盛名,
    除了击败当时占领台湾南部的荷兰人之外,
    就是他希望以台湾作为基地、完成反清复明的大业。
    照讲郑成功应该会被后来拿下台湾的清廷所敌视。
    不过后来却有所不同。
    根据同治年间出任台湾海防钦差大臣的沈葆桢上奏光绪皇帝的奏折,
    其实在康熙年间就曾经下旨建祠纪念郑成功,
    说是表彰郑成功的忠义。
    现在台南的延平郡王祠就是光绪元年奉旨兴建的。
    不过在延平郡王祠之后没多久,
    1895年甲午战争,清廷惨败、签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日本接下治理台湾的工作,
    面对的是文化、语言、生活习惯都不同的台湾居民,
    郑成功也成了日本治台政府安抚台湾人的重点。
    日本治台政府的理论是郑成功的生母是日本人,
    郑成功受过日本的传统教育,又有日本血统,
    符合日本招安台湾人民的资格,
    可以拉拢日本与台湾人民的关系。
    所以日本政府以日本神社的式样扩建延平郡王祠、竖起了日本神社的鸟居,
    还打造了一座日本式样的神轿,供居民们进行延平郡王出巡时所用。
    日本治理台湾的时期,实施严格的日本化措施,
    许多本地或者来自中国大陆的神祇被当局禁止祭拜奉祀,
    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可以公开祭拜、奉祀的就只有郑成功。
    到了1945年之后,日本二战战败、退出台湾,
    由于郑成功和中国大陆之间的地理与历史关系,
    接收台湾的国民政府也是把郑成功奉为民族英雄。
    当时的接收大员白崇禧将日本人竖起的鸟居改成了石牌坊,
    上面有个十二个光角的青天白日徽,牌坊写的是忠肝义胆。
    延平郡王祠也逐步地修建成为中国式庙宇,
    在蒋介石执政的年代,郑成功是所谓王师北上、收复京畿、还我河山的象征。
    台湾步入民主的1990年代,
    开始有原住民说,郑成功也许是汉人的所谓民族英雄,
    但是郑成功到了台湾之后,以平蕃的名义杀了许多台湾的原住民。
    到了台湾开放陆客到台湾旅游,延平郡王祠成为了许多中国游客游览的景点,
    泉州也送了一座庞大的石刻郑成功骑马雕像,树立在延平郡王祠内,成为地标。
    对长期接受“ 一中 ” 教育的中国游客,
    和当年蒋介石政权的教育一样,
    郑成功就是民族英雄,
    驱逐当时海上称霸的荷兰、和清廷局据隅抗争、号称剿灭附件沿海倭寇等等。
    有点讽刺的是,当年郑成功死后,
    率清廷水师跨海而来、终于将明郑灭亡的清将施琅虽然被封为靖海侯,
    其子也曾领军到台湾平乱,
    但是因为施琅原本出身郑家军,后来却降清,
    故而被后代历史描绘成乱臣贼子。
    多年来,施琅的故事在台湾除了历史课本略微带上一笔,
    施琅到底是谁?在台湾也没多少人知道。
    台南的延平郡王祠至今也有一百多年。
    如今在这个古迹的对面,即将出现施琅的纪念馆,隔街对望,
    这是否能说是历史在捉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