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都减到哪里去了?
2016-03-26
根据财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592万户,
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人民币,
其中,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3,133亿元,
原增值税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3,279亿元。
“都说减税减了这么多,但减的税都去哪了呢?
扔一个石头到水里还能听到水响,这么大规模的减税却看不到任何动静,
物价也没降,企业利润没见增加,经济仍然往下走。”
一位资深的财税专家坦言。根据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5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营改增,
同时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
将18项行政事业收业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该位专家提到,通过减税降负以减轻企业负担从理论上看是合理的,
但企业是否扩大再生产主要因素取决于市场。
当目前整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企业对生产和扩大投资都会很谨慎。
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即使减税降负对企业的实质帮助作用很有限。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尽管中国近几年减税降负举措不断,
但在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没有摆脱下行通道的原因之一。
旁白:增值税减免,理论上说,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税负减免,
如果你搞生产,那么按现有政策,你能享受低税政策,
问题是现在不是经营困难嘛,生意难做,企业少生产或干脆不生产,
所以官家减税多少,也仅仅是理论上算出来的。
若企业赚钱,生意好做,到那时,对不起,增值税率又提上来了。
不不不,等不到那个时候,只要现在什么地方有好生意做,那么税就上来,譬如海淘。
所以官家这么干,大家只能耸耸肩,笑笑而已:
领导才不精分,账,他算着精了呢。
不过这已经算不错啦,少收钱这回事,就算领导表态,在中国,也算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