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风俗其实同刘邦有关
2016-04-08
清明节是华人一个大节日,多数人都会在这日前往扫墓,并且祭祀先人,
在这日扫墓的习俗,相传是源自汉高祖刘邦。
相传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项羽大战数年,终于取得天下。
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
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
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
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叫部下帮他翻遍所有墓碑,
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
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麽大,
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
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
不论风怎麽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
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
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
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
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
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中国以农立国,清明时节除要拜山祭祖以外,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淨,故谓之清明。」
所以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