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性肌病会导致动物死亡
2016-04-09
詹森·G·高德曼
关于极端情绪可能影响心脏的证据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
只不过并非来自人类。
野生生物学家和兽医率先注意到,
极端情绪可能对身体机能造成严重破坏。
到20世纪中叶,他们发现,当动物突然经历生死攸关的恐惧时,
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例如,被捕食者抓住后,动物血液中就会大量填充肾上腺素,
几乎让血液变成毒液,
对动物的肌肉构成破坏——其中也包括心肌。
这种现象被称作“捕捉性肌病”。
1974年,这种现象已经在兽医中广为人知,
以至于《自然》杂志在一篇介绍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文章中,
甚至都不屑于解释“捕捉性肌病”究竟是什么。
到那时,研究人员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
虽然人工饲养或追踪研究等活动都是出于科学研究和动物保护的目的而捕捉动物,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行为往往是致命的。
马萨诸塞州的那个古怪的心脏病突发病例显然是由情绪导致的。
然而,当医生们为此困惑不解时,兽医们却早已承认:
许多非人类物种都会因为紧张而患上心肌病,
包括驼鹿、羊叉角羚、麋鹿、梅花鹿、弯角剑羚、羚羊、
麂鹿、野牛、瞪羚、儒艮和野生火鸡。
自那以后,这个名单还在不断扩大,
小羚羊、阿拉伯大羚羊、海豚、鲸鱼、鸭、小鸨、
鹧鸪、河獭、仙鹤、蝙蝠、各种水鸟和懒猴都被包含在内。
最容易患捕捉性肌病的是小型哺乳动物、有蹄动物、
鸟类和焦虑的灵长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