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是银行坏账的主要源头
2016-04-13
大型国企的负债情况,从以下几例可以管窥。
所谓“僵尸企业”,在股市上的A股企业当中就有266家,占比10%;
集中于八大行业,即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
这些企业的亏损面高达80%。
中国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有100家,其中16家是亏损企业。
其中,中国铝业号称“A股亏损之王”,
2014年度净亏损为163亿元人民币。
鞍钢集团有接近800亿的银行债务,2015年净亏损43.76亿;
渤海钢铁债务1920亿。
国企如此经营状况,使得金融系统有如得了败血症的病人,
这头刚输入红色的新鲜血液(注入资金),那头就流出黑血(即坏账)。
目前已经是改革以来的第三轮坏帐了,
这三轮坏帐形成各有原因,但有一个原因是不变的,
即银行大量贷款给国有企业。
银行业的坏账来源涉及几大经济领域。
其中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大型国企,以及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
以房地产业为例,全国城镇有待售住宅4.3亿平米、在建住宅44.4亿平米,合计48.7亿平米,
这些积压在房地产上的贷款就足以形成压垮银行业的巨石。
第二大源头就是国有企业。
政府刻意隐瞒银行的真实坏帐率。
2015年9-10月间,国际金融业与投行界对中国官方公布的银行坏账率进行争辩,
质疑银监会公布的那1.5%的银行坏账率。
国际金融业分析师一致认为,中国真实坏账率可能高于官方数据,
其中,法国里昂证券(CLSA)估算中国银行业的坏账率可能高达8.1%,
是官方数字1.5%的6倍之多。
这意味着神州银行业有7.5万亿元人民币的资本缺口,超过中国GDP的十分之一。
上述“僵尸企业”的大量债务早就成为银行坏账。
兴业策略研究报告估计,如果在两年内这些僵尸企业全部倒闭,
70%的有息负债成为坏账,影响债务约10671亿,年均5309 亿。
其中10%为债券,90%为银行债务。
每年新增4800亿的不良债务对银行的压力甚大。
为了避免银行被僵尸企业拖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出清“僵尸企业”当作2016年六大主要经济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