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去库存只有降价一条路
2016-04-14
现在去库存实际上更多只是在转移一下视线而已。
比如说广东一些地方政府分派任务给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的人,
要他们这个单位必须从房地产开发商手里边,
把他们卖不出去库存的房子要买过去多少间或者多少平方米的空间,把这个任务分配下去。
这个时候做这种行政干预的决策,就没有去想一想,
你把房地产开发商手里边卖不出去的库存转移到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员工手里边和其他社会人员手里边,
很显然他们买过来这些房子并不是他们的自然需求,
你让他们帮助或者代替房地产开发商把那些过剩的产能给接过来,
到底是让整个经济的库存、经济风险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这些国有企业接过来卖不出去的房子,
它们可能付的价格也是超市场的高。
之所以房地产开发商的多余房子卖不出去,
就是因为他们要的价格太高。
如果他们愿意把价格压到更低,这些房子还是会有人去买的。
让那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把卖不出去的高价房接过来,
等于让国有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个人送钱给房地产开发商,
尤其是信贷政策也不断的做宽松的调整,
让老百姓零首付或者非常低的首付,
通过银行做按揭帮助房地产开发商去库存,
实际上对于金融体系来说,对于银行体系来说,风险并不一定有真正的下降,
这样去库存的结果,
只不过把房地产开发商的问题转移给了国有企业和本来不需要买房子的老百姓手里边。
本来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应该得到教训,应该要被教训的,
他们当初做的一些项目投资,对未来市场的预估预判不是那么认真,要被市场惩罚的,
但是因为这些地方政府的帮忙,帮他们把卖不出去房子接过去以后,
房地产开发商不仅仅被教训,反而还被激励了。
接下来又买更多的地,做更多的房地产开发,
反正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政府会通过行政的手段把这些卖不出去的房子给安排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去库存、去产能说了这么多年,
到最后实际的结果,产能不仅仅没有减少,
反而一直在增加,库存也是一波一波达到新高。
让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去库存,而不是政府用货币政策、行政手段。
通过价格机制逼着市场去库存,减少未来的产能。
通过价格机制,让他们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卖出去,
这样让他们利润就不会很高,甚至于让他们有亏损,
有一些做不下去僵尸企业关门,以这个方式逼着产能自然下调,
而不是通过政府解救的方式把他们给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