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私企老板三大类
2016-04-14
从最初起家的方式,中国私企老板主要分为“中国特色”的三大类:
第一类是这些私企老板无法进入国企等体制经济,
因此通过做小生意谋生。
结果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大,最后成为私营企业。
这些企业很多都是服务业企业,包括餐饮、娱乐等企业。
第二类是有的私企老板看到中国开设“血汗工厂”、做出口产品能够赚钱,
因此跟著做“血汗工厂”。
从国际市场的角度,这些“血汗工厂”的实质是“国际民工”,
而这些老板只是“包工头”。
在21世纪的前拾年,这些出口加工的“血汗工厂”迅速发展,
产品卖到全世界,成为私营经济的“主干部分”。
第三类则是进行仿造和假冒伪劣产品生产,也被称为“山寨”。
“山寨”产品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利用中国“血汗工厂”的环境,
二是利用中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保护,
给这些老板以生存空间。
当然,在这些私营经济的基础上,一些私企老板也开始“引进”西方的概念和管理模式,
但中国只有极少数企业主试图通过研发创新获得发展。
因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即使有些私企花钱研发,其结果是被人偷盗或者模仿。
这些企业在研发资金打了水漂之后,很快倒闭。
当中国缺了以创新和研发为导向的大环境后,
中国的私企就更不愿意开拓进取了,
歪门邪道反而赚钱更快,何乐而不为?
缺乏创新导致竞争力不足,后续发力,
如今中国经济的萧条就是这种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