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经营环境不断恶化
2016-04-14
私企发展还“缺衣少食”。
这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在金融上,银行对私企的贷款条件极为苛刻,随时卡紧对私企的贷款。
在2008年底,中国货币总量M2的余额是47.5万亿元,
到2013年11月底M2余额将近108万亿,也就是印钞额度超过60万亿,
私企资金的实际价值贬值到原值的40%多点。
印钞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人们的的生活费用增加超过1倍以上,
意味著私企用工的成本上涨超过一倍。
另外,2009年美元对人民币彙率为1:6.84,
到2013年底人民币升值到6.05,人民币升值达到13%,
也就意味著进行出口加工的私企收入减少了13%。
印钞和人民币升值的意思是,
私企中与人民币挂钩的日常运营成本增加超过120%,
生产出同样的产品,结果总收入减少13%。
与此同时,传统私企在税收方面也没有国企和外企的优惠政策,
而且还必须承受各种税外费。
当然,近年以来国家给予很多创新、创业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很多照顾政策,
比如免租、免税等等,
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让很多年轻人去奋进,
这是非常好的局面,但是这些私企并不是传统私企,
我们讨论的是传统的那批私企。
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滋生的那批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