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园
天气忽冷忽热,随时影响身体免疫力,导致可引发十级痛的「生蛇」。
家庭医生朱蕴晶表示,近月温差转变大,几乎每2至3日便接获一名病人因生蛇求诊。
出水泡、发低烧、患处成带状并有如针拮般痛及痕痒无比等均为症状,多见于腰部。
发病黄金72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有助控制病情减轻痛楚,患者应及早求医。
生蛇不会传染,但与从未出水痘人士接触,可令对方出水痘。
生蛇(即带状疱疹)由水痘病毒引致,
外国数据指每3名曾出水痘人士,便有一人在一生中会生蛇。
生蛇本身不会互相传染,估计病发与个人免疫力下降有关,
令潜藏在神经线内的水痘病毒再度活跃走到皮肤表面,
引致出水泡、刺痛及痕痒等难忍症状,
逾半出现在腰部,其他如面部、眼及四肢都可发病。
生蛇引起的痛楚甚至可痛足一年。
经常捱夜、追更、情绪差如患抑鬱症,长者等均为生蛇高危族。
临床上生蛇多见于30岁或以上人士,
其中50岁或以上中年人较多,
偶尔也有学生因考试压力大、缺乏休息而生蛇。
生蛇虽然不会致命,但也会有后遗症,
若病毒攻击面部神经线,造成生蛇「上眼」,
当水泡结痂,或会造成视力永久受损。
故及早求诊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控制病情,
避免水泡越出越多,减轻患者痛楚及痕痒。
另外,患者水泡带有病毒,
无水痘抗体人士包括从未出水痘、或没有接种水痘疫苗人士,
尤其儿童,万一不慎接触水泡的分泌物,有机会被传播致出水痘。
最好避免接触生蛇患者。
市民要提防生蛇,保持良好生活及饮食习惯,避免免疫力下降。
另外,现有生蛇预防疫苗,可为患者带来高达七成保护力,
医学界建议50岁或以上的中年人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