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活跃的网民达6.88亿人,
但对境外网站的严控与屏蔽也是世界仅见,
成为世界互联网中实质上的「区域网路」。
最近它遇到好多挑战,
美国贸易官员首次将中国互联网过滤和拦截系统,
也就是「防火长城」,列入贸易障碍年度清单;
美国贸易官员指控,过去拾年,中国防火长城的限制
「给外国供应商带来巨大负担,遭受损失的既有网站本身,
也包括需使用这些网站开展业务的用户」。
报告说,过去一年,「网站被彻底屏蔽的现象似乎恶化」,
全球25个人气最高网站,有八个在中国遭屏蔽。
譬如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都在列。
中国的网路过滤机制营造出一个与世界严重隔离的互联网。
这种「闭关自守」不仅违反讯息自由流通的「互联网世界」基本法则,
更造成极其倾斜的贸易环境,
正是这种不公平设计,让中国有机会培养一批繁荣的本土互联网企业,垄断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最在意的言论控管,不能让「不利于党」或「社会主义建设」的资讯,
透过互联网危及党或国家利益。
问题是,当中国大力推动「互联网+」政策,
要求互联网整合流通成为下一步国家发展目标时,
就无法迴避与境外互联网的整合。
甚至在跨境电商与跨境金融发展,
都得面临其他国家对中国「贸易障碍」的抗议反弹。
中国不可能要求区域整合,大推「一带一路」政策;
另方面又闭关自守,企图以一己喜好与规则,来决定互联网世界流通的行为与方向。
这种「开放」与「闭锁」的自我矛盾,也预设了两大政策可能失败的命运。
面对新一波产业革命,诚如李克强所说,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规画、管理能力,
不能光图省事,「一禁了之」,「说难听点,这就是懒政」。
其实,不仅是「懒政」,也暴露中国政府心虚与怯弱,
不能也不敢面对开放讯息带来的挑战,
却无法迴避互联网新世界秩序的要求。
不能开放「防火长城」,就难以提升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解决中国「互联网+」的政策障碍。
各国权力拥有者发现,在互联网新世界,越来越难以黑箱决策或寡头封锁维护一己权力;
再保守的政策,都挡不住新世界网民的跨国携手追击。
当「全世界努力工作的人们」真的站起来了,
中国政府却拼命要筑防火长城,堵住互联网资讯洪流,
真是愚蠢至极的行为。
在新一波互联网革命裡,各国为了数位金融的发展与建设,
必须以公平、透明和安全原则,
重新界定国际金融数位流通游戏规则,强化资讯交换合作。
这些发展,都是中国走向大国掘起无法迴避的难关,
会使「防火长城」的砖牆逐步破碎。
不能改变心态,做好打破长城的准备,终将成政权维稳的新威胁。
数位革命潮流滚滚而来,「防火长城」已千疮百孔,
大陆内部小波澜不断,它不是被迫翻倒,
就是早晚须面对它,放宽或改变封堵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