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上海30岁青年刘文辉因散佈反毛反共传单,成文革中遭公开枪决的第一人,
家人被要求交付5毛钱子弹费,不敢收尸,
平反后才以他生前最爱的一支钢笔作为衣冠墓塚。
记者到上海专访当年帮他抄传单、寄信、时年19岁的弟弟刘文忠,他庆幸文革坐牢13年。
1966年8月毛泽东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从全局指导文化大革命。
刘文辉写《反十六条》,邮寄到全国各大学。
逐条批评毛泽东,呼吁军队不应属于党应起来造反;
呼吁文人不要自杀,要起来反抗。
「辉哥对我说,做这件事不仅我要杀头,弄不好你都要杀头。
每写到毛泽东的『毛』我手就发抖,他怕我写不下去,
把所有毛改成冒名顶替的『冒』。」
哥哥被枪毙,从犯刘文忠也坐牢13年:
「正常人是不能理解,当时我感到进去是一种解脱。」
狱中一同关押的都是保有独立思考的政治犯及宗教人士,
知名者包括林昭及被软禁了32年的红衣主教龚品梅,
最难忘就是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陆洪恩走上刑场前的一幕。
谈起文革刘文忠没有眼泪。
在港澳出版了多本文革传记文学,如今腿脚残疾的他仍周游列国,
替英年早逝的哥哥去行去思,最新出版著作:《反思吧!中国》。
採访后不久,国安就到刘家拍下《苹果》记者名片的照片。
4月24日刘文忠70岁大寿,原打算大搞,与文革难友们聚聚,
而国家不淮,最后只摆了一桌家宴,旁边一檯还坐着几个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