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百年以前的慈禧太后
2016-05-19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一百年了,没有长进,上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
这句话的含义,就不再解释了,只想说一说其中一个关键词:慈禧。
一百多年前,咸丰驾崩了,
慈禧跟另外两位历史上的女性人物[武则天和孝庄太后]一样,
都是年纪轻轻就死了皇帝丈夫。
20多岁的慈禧,没有像20多岁的武则天和孝庄那样用陪睡换江山,
而是直接发动政变上台。
慈禧在夺取大清统治地位之后的前三十多年里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选择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
按后来的历史形式讲,慈禧也相当于总设计师。
慈禧启用了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工程师,
后来提升李鸿章为洋务总工程师。
洋务运动快速发展了大清的经济:
火车铁路,兵工厂,纺织厂,电报局,北洋舰队,
机械化露天煤矿,炼铁厂等等行业企业第一次出现在封闭千年的中国。
洋务运动只用了短短三十多年时间,就把一个等同于唐汉时期农业经济体的国家,
带进了近代经济体的大门!
这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实属开天辟地。
按现在的历史评论讲,谁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这些就是谁的成绩。
一百多年后的中国,为了发展疯狂搞运动造成的落后经济,
再次大规模引进西方科技,这等于是照抄慈禧的作业,
甚至连慈禧做错的选择题(先引进西方科技,不引进西方体制)也是照抄不误。
如此盗版慈禧前三十几年的施政,简直是一种膜拜。
洋务运动一条腿发展起来的大清,很快就跌倒了。
就算大清的历史没有甲午战争的惨败,
只发展经济的洋务运动也注定保不住大清。
因为西方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同西方宪政体制配套使用的结果。
大清只引进科技,就像买手机不要充电器,待机时间再长也会没电的。
历史上看,慈禧的智商还是目前中国统治者中最高的,
慈禧当然也不会眼看着大清断电。
慈禧知道选错了题之后,毅然决定预备立宪给大清充电。
慈禧死后,孙中山说不要充电了,不如再搞一部配充电器的新手机,
后来的历史证明,孙中山搞不起,他最后倒向了苏俄。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是一部几度躲在女人身后的历史,
尤其是大清,除了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之上帝的洪秀全,
站出来发了十四年疯之外,
像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选择站在慈禧的身后,
可见大清的历史处境是多么险恶,
一帮男人躲到一个女人身后的清末最后注定一触即溃。
而大清倒台之后站出来的男人,
至今还没有能超过慈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