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公积金被贷空,房价会变化吗?

2016-05-20

    摩登咖啡 于 2016/5/1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中国青年报
    由于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一直处于高位,
    南昌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宣布,从5月16日起暂停受理缴存职工“商转公”贷款申请。
    这是最近一个月来,继福州、郑州先后暂停办理这一业务后,
    第三个收紧“商转公”贷款业务的城市。
    “商转公”,是一些地区为鼓励购房推出的政策,
    指的是购房者在申请公积金贷款难以满足的情况下,
    可以按公积金贷款利息申请商业贷款,
    其利息差额部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补给银行。
    “去库存”目标之下出台了诸多激励政策,
    越来越多的居民购房,使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大幅提高,
    很多城市超过了100%,住房公积金“被贷空”,
    推出“商转公”有助于解燃眉之急。
    但是,由于一段时间内房价高涨,政府不得不控制房价,
    停下“商转公”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无论是“商转公”的推出还是暂停,都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施力方向。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建立20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引擎来使用,
    支持市场发展、鼓励居民购房的政策频繁出台,导致房价快速走高,
    而政府基于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种压力之下又必须出台政策控制房价。
    这种格局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名目繁多的政策形成了对市场的高杠杆作用,
    而频繁出台的不同政策经常互相打架,市场被高度扭曲。
    购房者更是必须追着政策来行动。
    比如,在政策鼓励购房时抓紧购房,以享受到“政策红利”;
    而当房价在市场的集体意志下迅速冲高时,越来越多的人会转而观望,
    等待下一次鼓励政策出台。
    住房公积金本是公积金缴存者的一种住房互助基金,
    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只是以政府信誉代为保管和投放贷款。
    但是,在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高杠杆作用之下,公积金也被纳入了政策“组合拳”。
    放大公积金贷款额度,虽然让购房人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
    却造成了公积金“被贷空”的后果,
    导致一些城市的公积金放贷周期过度拉长,
    公积金对支持购房的效能也难以正常发挥。
    因此,公积金“被贷空”,并且影响继续贷款,
    其实是政策发力不当的结果。
    目前,公积金未实现全国统筹管理,地区与地区之间在公积金的使用上,
    出现了“苦乐不均”,“被贷空”正是由此出现的问题。
    在就业人口跨省流动已常见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却不能跨省提取,
    造成了一些就业人口流出地区公积金不够用。
    建立公积金全国统筹制度的呼声已有多年,但迟迟未有政策响应,
    即使是去年年底修订后公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也只是以省级统筹为目标。
    在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普及的当下,解决这个问题,并无太大的难度,
    关键在于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将公积金当作自己支配的一块肥肉,
    忽略了缴存者才是公积金权利人这一本质属性。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是一项艰巨任务,
    但在实施过程中忽视市场机制,导致并不存在“去库存”要求或者要求不高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
    实践证明,频繁变动的房地产政策只能对市场造成扭曲,
    如果说房地产市场因为事关民众的基本保障,因而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话,
    这种政策也应该有长效机制,让购房者有明确的预期。
    至于住房公积金,应该建立“量入为出”的制度,
    不能为鼓励购房而盲目提高可贷数额,造成“被贷空”。
    从根本上说,应尽快建立全国统筹机制,
    让公积金缴存者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