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据说是陈伯达之子谈“公正”

2016-05-23

    中国的发展不能背离社会公正,
    很多人认为社会公正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说说而已。
    还有人认为社会公正就是政府给贫困阶层发一点小钱,给一点施舍,救济之类的。
    其实,社会公正首先指的是在一个社会里是不是不同社会群体拥有同等的政治社会权利。
    比方讲:选举的时候,普通人和官员是不是同样只有一票,
    普通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不会被官员剥夺。
    像这样的问题是社会公正的一个基本前提。
    中国的社会不公、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政治经济权利上存在着社会不公,
    最后必然导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不公。
    那么,这个社会不公模式下的这种经济畸形发展必然会造成一个结果,
    就是中国有几亿劳动力,拚命生产却不消费,或者基本上不消费,省吃俭用过得苦哈哈。
    那问题就来了,这几亿劳动力拚命生产出来的东西,他们自己买不起,
    中国是那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口,其中7、8亿是这样的状况。
    那个产品不知道要卖给谁,
    如果卖不出去,那么他的生产也就没有意义了,工厂就关门。
    所以在中国而言,通过全球化找到了一个出路──那就是这几亿人拚命的生产,
    但自己又不消费,然后想办法卖到国外去。
    卖到国外以后,获得了外汇,这个钱又被政府借给了别个发达国家。
    就是把外汇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存在了外国的银行,或者是把它变成了外国的国债。
    那么这样的话,相当于变相的把中国的老百姓创造的财富再借给外国人,特别是发达国家,
    然后请他们用从中国借的债来买中国的商品。
    当然这样中国的经济就增长起来了,但这样的经济增长能长期下去吗?
    其实不可能的。
    总有一天外汇储备积累到一个严重的程度,
    总有一天这个出口会出到再也卖不动的程度。
    那么,去年的经济危机正好就造成这一个转折点,
    中国的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走上了一个瓶颈,再也走不下去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政府费了很大的力气想要通过房地产、
    政府的公共设施投资,用这些投资拉动经济。
    同时,也面临一个叫做“内需不足”的困惑,
    那就是国内老百姓的消费越来越少、占整个经济比例日益下降。
    整个经济能靠百分之几的官员,占人口百分之几的官员来消费带动吗?
    谁都知道不可能的。一个官员再能喝酒,他一天也不能喝80斤、100斤酒,
    他再能胡吃海喝,一天也顶多吃掉几千块、上万块,
    他们仍然不能代表7、8亿人去消费。
    所以,中国的内需就拉不起来,
    因为这个经济结构是畸形的,是背离社会公正的,
    占大多数人口的老百姓没有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