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托高地价造成楼市虚火(下)
2016-05-23
在这些房价飙升的二线城市里,确有少数城市经济加速发展,人口持续流入,
再加上前些年市场横盘积累了一定数量持币观望的市场刚需,
在这样的城市,市场回暖的确是刚需释放带来的结果。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二线城市的楼市既缺乏产业发展的支撑,
又缺乏人口增长的支撑。
实体经济没有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回暖,
这个时候变火的楼市不仅本身为经济埋下隐患,
点燃的土地市场还极容易使地方政府不愿直面刮骨疗伤的改革,
重走“土地财政”的老路。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地产并维持价格增长类似饮鸩止渴,将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希勒在《非理性繁荣》中对此有精辟的描述:
“投机泡沫是这样一种情况:关于价格上涨的新闻刺激了投资者热情,
热情在人群中传播,最终放大成可证明价格上涨合理性的故事。”
从任何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结局看,
泡沫的破灭和调整几乎是惟一的归宿。
一个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再塞回去需要高超的政策艺术。
格林斯潘说,泡沫只有在破灭之后才知道是泡沫。
控制增量,调整土地供应节奏,增加土地有效供给,
楼市的供给侧改革不单是一场自身的战役,
国民经济牵连始终成为致命的一环。
改革若不能有破有立,实体经济若不能真正复苏,
结果会正如一个美国议员所言:“我深知我的国家,
她能平静地支持任何事情,
但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