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速恢复到清末(下)
2016-05-26
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都不是喊几嗓子能办到的。
西方的政治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经历了英国立宪的成功典范,
法国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折磨,
冷战时期的两极对抗和美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等等诸多因素,
在几百年人文思想和贵族精神合力作用下的成果。
就连清末失败的变法与预备立宪也不是轻易得来的,
也是经历了1840的炮声,太平天国残杀,甲午战争的惨败,
八国联军与日俄战争的打击与刺激,几十年疼痛的折磨,
才不得不做出了变法革新的尝试。
可惜满清举国上下麻木太久了,整个社会没有人文思想和贵族精神的基础,
有的只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病毒的纠缠,
所以清末的变革注定要推迟到被变革的关头,
那根辫子注定不是自己主动剪掉的。
辫子是集体剪掉了,但大多数人还没有清醒,大多数人还依旧麻木,
所以也不可能懂得什么叫共建国家,注定继续互相厮杀。
如果痛只是令小部分人清醒,那么所有人就都白痛了,
所有人就会继续痛苦,反复痛苦。
于是残酷内战,于是血腥土改,于是惨烈大跃进,于是惨痛文革,
紧接着疯狂拜金,奶粉有毒,空气有霾…….
不是痛到主动觉醒就是痛到再一次崩溃,
否则,一个接一个的人祸灾难就不会停。
当今中国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还原真实的千年历史,反思土改,大跃进和文革的罪恶,
积累更多理性的认知,带着经过互联网再次传播的人文思想和贵族精神的进步影响,
重新站到清末主动变革的那个起点。
虽然未来中国无力到达西方国家选择文明进步时的境界,
但是中国还是可以慢慢恢复到清末之时那种追求改良与变革的状态。
回首过往,痛定思痛,现实正在慢慢矫正历史的错误。
逃学一百多年看来不是一个好办法,中国必须完成那次没有完成的作业,
才能真正融入当今的世界。
看看美加的教育环境,想象一下北欧和澳洲的空气,
听听缅甸和台湾的声音,有机会走一走日本干净的街道……
但是不要把这些当成理所当然的拥有,
幻想中国顺其自然就能像使用苹果手机一样与世界同步。
人家的好处,都是人家自己创造的,
不经过争取的过程,哪来的理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