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政府和地产作恶让深圳失去华为

2016-05-26

    航亿苇 于 2016/5/2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华为稍微挪动一点脚步,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等跑去东莞松山湖等地没几年,
    就在经济数据上给深圳与东莞两地发生某些奇妙的变化。
    2015年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成为东莞营收和纳税第一大户,
    而深圳却感到颇有些失落了。
    并且深圳不止华为,其他一些重要企业也有外迁计划。
    深圳媒体集体焦虑了,发出“不要让华为跑了”的哀鸣。
    可是,深圳媒体是这样写的:“华为旗下的绿苑公司,去年在东莞连买两块商住用地,
    建筑面积分别达20万㎡和11万㎡。
    其中一块地经历49轮竞拍拿下。
    也就花了7个多亿,楼面价平均2000多元。
    在深圳,再加个零,也未必能拿到。”
    深圳2016年3月的新房成交均价高达49989元/平方米,
    并且由于房地产的过度扩张,造成该市实体企业再无空间发展的窘境。
    你可以想想,一家工厂要扩大生产,那得租用场地,
    可昂贵的房地产价格实在受用不起,那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到便宜的地方去发展。
    只要各方面配套好,工厂办在深圳和办在其他地方,那有什么区别?
    任正非明确表达了对房地产泡沫的厌恶。
    “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
    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
    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他表示,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
    “工业现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来换取工业的成长。
    现在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设施。
    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
    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就在2015年网上盛传起一种歪论,
    由于房价比不上北京、上海、深圳,
    广州正在衰落,有可能从一线城市沦为二线城市。
    那以后就不是“北上广”或“北上广深”并称了,而只能是“北上深”啦。
    可事实却是广州看起来不温不火,发展活力与潜力却强于“北上深”。
    房价低些,才有上升的空间。
    东莞具有的优势,也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房价却又保持在低位的水平上。
    所以,东莞是深圳的邻居可以轻易承接来自深圳的产业转移。
    即便受到“性都”等问题的严重打击,东莞的经济数据却仍然靓丽。
    2015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6.36万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3.9%,广东外贸表现却好于全国。
    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超千亿元的8个城市中,
    只有东莞和广州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4.2%和3.5%;
    其余6个城市进出口均下降。
    房地产过去疯狂,就有虹吸功能,将社会资源全部向房地产聚集,
    最终整个经济结构神经错乱,陷入困境与危机之中。
    因此,房地产过度膨胀的经济也叫做“抽血经济”、
    “赌博经济”、“挖坑经济”、“绑架经济”、
    “翘翘板经济”和“神经病经济”等称号。
    这又不等于说中国仅仅是深圳等地房地产的疯狂在为城市作死。
    实际上,全中国各地都在这样做,区别就是“北上深”等地
    由于家底好和特定的城市功能,就作死得更极端一些。
    东莞、广州等地幸运地没有那么极端,不是他们没有问题,
    而是别人得了癌症,他们仅得了心脏病而已。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的发展潜力就稍好一些。
    可从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来看,明显就是整个中国都被房地产抽血与绑架了,
    所以,中国好不容易积攒得来的国际制造业大国地位,
    正被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印尼、墨西哥等国分食,
    也在向欧美发达国回流,
    并且中国的制造业也未能成功从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的转型。
    如果房地产的疯狂得不到遏制,不能回归到理性,
    其他正常经济模式以又不能建立,再多若干年,
    国人或许就不得不体验经济崩溃带来的骨折撕裂声,
    那可是嘎崩嘎崩的。
    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