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重庆晚报今(26日)报导,为配合7月1日起执行的网路支付实名认证新规,
支付宝和微信均已逐步引导客户于平台上进行实名认证。
届时,包括支付宝和微信在内的中国所有非银支付机构, 都要完成用户实名制认证工作。
境外用户相较中国用户而言,在身分验证上略显繁琐,
特别是需要手机号绑定中国银行卡,此或予部分境外用户造成一定难度。
惟若未补全实名资料,7月1日后,支付宝帐户不能再用于收付款,快捷支付和网银亦都无法进行。
微信用户如果出现帐户封停,系统将于用户登录微信时,提醒进行财产转移。
对于实名认证未达标的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系统会提示和引导,
协助用户实名认证。
新规定将个人网路支付帐户分为三类。
一类帐户主要适用于小额支付,例如常用的手机红包,
但这类帐户累计发红包金额不能超过人民币1000元。
二类帐户可以转帐、购物、缴水电气费,但一年不能超过10万元。
三类帐户可以买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年累计交易额最高可以到人民币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