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工业规模曾雄踞亚洲第一
2016-06-08
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雄踞亚洲第一。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在《沈阳:1949》中曾经这样介绍:
“日本和德国败亡之后,东北这个地区就成了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的第四大工业区”。
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
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
1931年,东北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3%,
而新中国建国50多年后的2003年,这个比例才达到57.5%。
1943年,东北生产了全中国88%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95%的机械,
形成了庞大的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业。
而20世纪30年代,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
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
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包括环城高速公路)的城市,
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
也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
显然,得东北者得天下。
所以毛有言:“要想得天下,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争夺东北”,
“如果关内拿不下来,先定都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