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楼市泡沫危如累卵(上)
2016-06-08
最近一段时间,内地房价狂飙,地王飞天,房价跳涨,卖家坐地涨价,房产中介生意火爆,
深圳一90后女孩卖楼一单赚百万,这样的神话多了,就要警惕了。
房地产这股疯狂的加杠杆炒作,肇始于那些给钱就站台的财经评论员、地产专家们。
他们在站台时,配合资产荒而说“在人民币购买力不可遏制下降的复杂格局下,
要把购买力配置到一线城市,城市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后一个安全点”。
甚至有站台客称,“没有一座城市因高房价衰落”。
说什么“大城市是经济危机的最后一个安全点”。
想当初,杠杆牛市进入癫狂状态,卖方分析师“站在牛头上”鼓励卖房炒股,向万点进军。
有人说台湾当年牛市指数涨了十几倍,我们现在才涨一倍多,还早得很,
号召要“重仓赌国运”、满仓赢未来。
鼓励融资炒股、卖房炒股。
那真是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买什么涨什么,人人都是股神。
监管层不断警告,一些上市公司靠“讲故事”做市值管理,
停牌编“热点题材”来“搞事”,
所谓市值管理就是连手拉抬股价,市场结构性泡沫毋庸疑置。
市场无节制地单边上涨,“全都醉了”,
最终所有沉迷其中的人都付出了梦魇般代价。
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果再这样疯涨下去,很多神话都是编故事的鬼话,
突然逆转的尾部风险爆发越来越是大概率事件,
一个偶发性因素就可能造成恐慌性离场的踩踏事件。
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市场癫狂时,
有人喜欢把市场过热上升到“国家牛市”高度,绑架政府让国家为市场背书,这更加危险。
无论是当年的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著名的郁金香泡沫,都曾是著名的“国家牛市”,
最终的结果也是全民陷入投机狂潮,引爆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最近有券商研究人士的测算说,北上深三个城市20亿平米的存量住宅房,
如假定按照目前大约5万/平米的均价,对应市值约为100万亿人民币,
相当于半个美国或一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