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中国的“地王”能坚持多久

2016-06-16

    睡不醒的海 于 2016/6/1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近期各地依然“地王”频出。
    不少国有房企和上市公司在融资成本和渠道上占有相对优势,
    继续押注房价的未来走势而高价拿地。 
    就目前来看,随着“地王”的不断现身,房价未来继续上涨的趋势似乎不容置疑,
    但房地产是“看天吃饭”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变化。
    如果房价持续快速上涨,那么抑制投资投机的房地产全面新政可能会随之而来,
    从目前已经开始调控的北京、上海、深圳一线城市扩展至二线城市。
    更为猛烈的宏观调控何时会出手,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
    一是经济复苏态势确立,二是出现通胀或通胀苗头。 
    从历史来看,“地王”频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景气,
    相反,在某种情况下意味着一轮危险的赌博。
    回想一下,在历年来的房地产全面调控之前,
    开发商在面对土地市场时,对于前景总是设想得过于美好;
    一旦调控收紧,才意识到危险,
    于是就有了这些“地王”的种种结局:
    如前些年毁约的绿城上海地王,咬牙的北辰长沙地王,传言“退婚”的保利广州地王……
    几乎每一轮调控,都是在“地王”频现之后,
    然后就是那些之前高调拿地的开发商,
    开始对“地王”抛弃,类似的教训其实并不久远。 
    而那些高调拿下地王的开发商,无论具备怎样的背景,
    所谓“不差钱”,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
    面粉转换成面包,终究是要卖出去的。
    中原地产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今年全国50家大型房企合计拿地金额为3887亿元,
    平均成本6283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8.4%。
    而另一组公开数据显示,自4月下旬以来,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周成交量出现震荡下行。
    与3月的成交高位相比,很多热点城市的成交规模已下降50%。 
    拿地成本的持续抬升,与房地产终端销售市场的遇冷,意味着房地产供求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而地王项目还存在开发周期长、营销成本高等瓶颈,这些隐性成本会加剧地王项目的开发投入负荷。
    一旦出现政策风向变化,开发商资金链就面临巨大风险。 
    因此,“地王”的频繁出现,某些自恃拥有特殊背景的国有房企或者上市公司,
    或许内心深处还保留着房价形势不会逆转的预期,
    但可能更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地王”出现就意味着泡沫的存在,
    而每一次泡沫的破灭,最终都会引发一场悲剧,
    追涨的开发商能够成为幸免者吗?未必!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