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香港楼市崩盘的轨迹
2016-06-16
单从房价收入比这个指标来看,香港还真是没有北上深的泡沫大。
北上深的房价收入比如今已经超过了30倍。宇宙罕见!
香港的问题,其实很明显了,就是没有实业,全香港的人都在玩金融和地产,
最后也就一定出现空壳,之前靠着贸易,倒腾一些进出口的东西赚大陆人的钱,
现在又跟大陆闹掰了,如今的香港只剩下了港内的一点购买力,
连奢侈品店都纷纷撤离,可想而知现在是一个多么严峻的局面。
香港楼市早就已经下跌了,或者说从2015年的7月开始已经连跌了9个月,
一些“劈价盘”占据了街头的广告橱窗:
一个又一个楼价数字被马克笔划去,
标上醒目标签——“机不可失”、“一劈再劈,再降20%”,
但即使这样,香港人也早已对楼市失去了兴趣,
香港的中介们,也知道说什么都没用,所以他们早就将矛头转向了内地游客,
相对来说还是忽悠大陆人更容易,因为大陆人普遍相信房价永远涨。
更愿意所谓的“抄底”。
其实看香港的发展,就看李嘉诚就行,
李超人怎么起家的,是靠卖塑胶花,当年香港也是有制造业的,
这个阶段也是香港积累财富的阶段。
然后李嘉诚在1958年就开始进军地产行业,
通过地产,逐渐控制了港口、运输、零售、能源以及金融这些行业,
而香港的发展轨迹也是如此,实业积累,然后贸易立足,零售顶峰,炒楼疯狂,
如今李嘉诚从前年开始逐步的,有预谋的撤资香港和内地,把多半个家搬到了欧洲。
他是个老狐狸,用将近100年的人生阅历看出了危机所在,
所以提早做出了正确决定。
现在香港经济乱了,本质上就是居民收入难以支撑房价,
而且香港贫富分化严重,移民倾向严重,像李嘉诚的富人们全都带着钱跑了。
本来赖以生存的零售行业,在社会不安中尽被摧毁,
数据显示赴港旅游的大陆游客减少了一半,呈现了断崖式下跌。
再加上日本和韩国的对比,中国人海外购物有了更多的选择,
香港这个内地游客的海外超市,已经被遗弃。
这时候香港回头一看,发现已经没有了制造业,
贸易也被上海和深圳抢走了大半市场,有钱人也走了。
留下的只有满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