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来源:功夫财经/作者:马光远
中华民族5000多年,从来没有听说盖房子缺过土地。
在中国房地产的历史上,今年是名副其实的“地王”之年,
“地王”之多,之频繁,实属罕见。
《人民日报》的统计是截止5月底,全国共出现了152个地王(2015年全年只有95宗)。
今年无论是“地王”产生的数量,还是“地王”的溢价率,
在中国房地产的历史上都无出其右。
为什么会出现“地王”?
有人认为,除了货币因素和房地产政策的刺激,
从土地的基本面看,中国属于土地比较稀缺的国家,
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土地稀缺,
是导致大家“抢地”的主要原因。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合理,
的确,中国这么多人,人均拥有的土地面积差不多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
但是,无论从现实,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不管一个国家的人均土地面积有多少,从来都不缺少盖房子的土地。
以色列的国土状况极其恶劣,大部分的土地都被沙漠覆盖,
但从没听说这个国家缺少盖房子的地。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以色列的不毛之地上,
却成长出全球最发达的农产品和先进的农业体系。
与之相反,俄罗斯公认的土地广阔而肥沃,但农业非常落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对饥荒有最权威的研究,
他的基本结论是:
饥荒不是一个气候现象,而是一种制度现象,
因为他发现,民主国家从来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饥荒。
大饥荒并非由于食物短缺,而是由于权利被剥夺。
中国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尽管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30%,
但如果从盖房子的角度而言,近14亿人口,
即使全部生活在城市,盖房子的土地也是绰绰有余。
简单地算一笔账:按照三口之家,平均每套房子100平,
容积率按照3计算,中国需要多少土地来盖房子?
只需要不到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比例远远低于1%!
以土地价格惊人的北京为例,北京是公认的土地稀缺的地方,
北京目前总人口为2170万,土地面积1.64万平方公里,
按每户三口、每套房子面积100平方米、容积率2.5计算,
解决全部北京常住人口的住房,所需土地面积不到北京的2%。
既然如此,为什么各大城市土地显得如此昂贵和短缺?
原因很简单,这和土地面积大小无关,而是土地制度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