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体制与政策制约导致民间投资下滑

2016-06-17

    改革开放史告诉我们,民营企业进,则中国经济进;
    民营企业退,则中国经济退。
    民间投资的大撤退,是国内民营企业遭遇困境的缩影。
    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为什么进入2016年后民间投资表现会那么糟糕?”
    主要是政策制约:
    6月初,新华社刊发《九部委奉命督查 民间投资究竟怎么了》一文,
    对国务院派出的督察小组进行报道,
    文章开头便称“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民营企业到底是受政策制约投不了、没法投,还是因环境影响不敢投、不愿投?”
    文章将症结归结为四点:
    1. 民企屡遭“白眼”频“碰壁”,公平待遇未落地。
    2. 抽贷、断贷现象突出,融资难仍普遍存在。
    3. “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审批繁琐依然突出。
    4.成本高、负担重,企业苦不堪言(人力成本不断增加最为普遍)。
    可以看到,新华社认为,民营企业主要是“受政策制约投不了、没法投”。
    但事实上,上面四点问题长期以来就存在,是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顽疾,
    它们的“常态”,并不能解释为何年初民间投资的“非常态”。
    “营企业和体制内企业的不公平待遇过去也存在,
    贷款难融资难问题过去也存在,审批繁琐问题过去也存在。
    即便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现在对民企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但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也不是从2016年才突然开始的。”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冯明认为,新华社用老问题来解释新现象,没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