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清理银行坏账的工作并不容易

2016-07-07

    作为吸收国内坏账的最大机构之一,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称,
    计划在上海通过公开募股筹资逾10亿美元。
    而就在不到一年之前,该公司在香港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筹资了25亿美元。
    在中国,这意味着认识到清理金融体系坏账需要的不仅仅是借入更多新债,还需依靠发行大量股票。
    中国政府在将近20年前设立了中国华融等多家“坏账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来接管不断增多的坏账。
    这些机构自那时起演变成略倾向于更商业化的企业,
    在中国不良贷款再次激增时作为反周期操作者而存在。
    这些机构以折让价买入坏账,重组并出售,进行债转股或将资产证券化。
    他们还拥有其他业务,例如资产管理和经纪服务。
    中国华融可能在上海上市,无疑是承认资本受侵蚀的速度将快于预期。
    表面上看,华融似乎资本充足。
    该公司去年的资本充足率降至接近监管机构设定的12.5%下限,
    但在香港发股筹资后其资本充足率上升至14.75%。
    杰富瑞投资银行的分析师称,在上海发股筹资可能会使华融的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高4至6个百分点。
    为何需要这么多资本缓冲?
    华融肩负实现资产大幅增长的任务(过去三年年均增长40%),所以相当数量的资本缓冲是必要的。
    而且华融一直在摆脱银行提供融资的批发模式,这意味着融资来自债务本身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比如,本月早些时候华融发债筹资逾10亿美元以提供运营资金。
    随着中国的坏账规模日益清晰,更多“消化不良”的迹象不断涌现。
    华融的不良资产增长了40%多,但资产减值甚至增加得更多,增幅近70%。
    随着不良资产减值、债券之类金融资产价格飙升及回报下降,华融的利润增长越来越不稳定。
    利差正不断萎缩。这意味着补充资本以跟上资产增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须现有股东付出代价。
    华融下一步就是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既能赚钱又能清理掉坏账的工作可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