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题
社科院在6月15日公佈,去年中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人民币,
为年度GDP的249%,是官方机构首次承认债务规模。
内地债务近年滚雪球式飙升,且大量贷款都是流向效益低下的国企。
在经济下行情况下,今年出现大量国企债务违约事件。
专家预计情况将持续恶化,如果再用印钞解决问题,将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
最令市场忧虑的是中国企业债规模。
据BIS数据,去年中国企业债规模达GDP的170%,比例接近全球最高,
远高于日本的101%和美国的71%,亦高过全球新兴市场的平均值104%。
评级机构标普6月22日发报告称,中国境内债券市场上的违约情况可能继续增加,
如果出现一宗意料之外的大额违约,将引发市场动荡。
过去18个月内,标普评级的240中国企业和基建公司的信用质量持续恶化。
截止5月底,其中近四分之一的评级趋势是负面。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表示,内地企业债最有机会出问题,
因为其中很多来自产能过剩行业,预计今年将出现大量债务违约事件。
内地企业债中,有72%来自煤、钢、製造业等「旧经济」产业,
还款能力备受经济下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