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东北亚资讯

一群明白人为何集体发疯(上)

2016-07-23


    今天推送的《偷袭珍珠港:一群明白人为何集体发疯》一文,值得大家一看。
    作者:陈无知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战术上,日本人取得巨大成功,但战略上,却是自杀。
    在深陷中国战区同时,又树敌于美国,决策如此无理性,堪称丧心病狂。
    当时的日本政客真是一群疯子?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明白人,可谁也不敢说不,都指望别人出头、自己附和,最终酿成集体灾难。
    1941年10月16日,近卫文麿首相宣布辞职。
    第二天,天皇召见东条英机,命他为首相,这让东条大感意外。
    在近卫内阁中,陆相东条英机令人头痛,他力主对美强硬,
    在决策圈中,人人都知道东条在瞎扯,
    就算和美国打,靠的也是海军,与陆军无关,且日本不可能打赢。
    据估算,当时美国石油产量是日本的500多倍,生铁20倍,铜9倍,铝7倍,
    美国平均工业产量是日本的74倍以上。
    如开战,日本年均损失战舰140万吨,远超补充能力。
    近卫文麿出身贵族,做事犹豫,总想讨好各方,可陆军和海军为了抢资源,都在拼命折磨近卫,
    东条英机的绝招是:频频打出“反美”牌。
    在军国主义氛围下,“反美”等于“爱国”,有天然的道德合法性,这比逻辑更有号召力。
    中层军官多支持东条,他们出身寒微,靠个人奋斗爬上来,
    在升职的天花板前,他们觉得高层是一批投降派文人,应统统下台,好让他们放手大干一场。
    明治维新后,陆军军人搞暗杀、政变被涂上悲壮色彩,因此前赴后继,
    决策圈人人自危,生怕被愤青误会,无人敢言反战,
    在东条英机咄咄进逼下,近卫文麿只好拖延,
    可东条拿出了绝招:设置解决问题的最后时间点。
    在倒计时声中,近卫文麿干脆撂挑子,辞职了。
    因此,任命东条英机为首相,其实含有恶意:
    你也来尝尝近卫文麿的滋味,你还真敢和美国人开战?
    他当然明白,跟美国开战是找死,但对当年吹过的牛,总要有个交代。
    麻烦源于“七七事变”,日本陆军以为几个月就能取得对华战争的胜利,
    没想到深陷其中,造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匮乏,连皇宫的铁栏都被拆掉,送进炼钢炉。
    逃避指责的最好办法,是主动出击,陆军产生了激进想法:进攻东南亚。
    东南亚有橡胶和锡,可以威胁荷属东印度提供石油,
    同时切断中国物资供给线,逼蒋介石投降。
    可那里是列强的殖民地,美国不可能坐视不管。
    果然,日军刚迈开脚步,美国便下令石油禁运,日本陷入恐慌,
    储备用油只够一年,只能尽快向美屈服。
    其实,美国也有意与日媾和,此时罗斯福已决心对德开战,
    他不想同时和日本打仗,他愿意让出实利,保留道德制高点。
    可东条英机更需要面子,以保证他“反美”表演不穿帮,
    在条约中,他设置了太多复杂措辞,对皮毛问题寸步不让。
    其实,美国提出过大幅度让步的方案,但日本人没看懂,
    在最后日子里,日本人也提了让步方案,可美国人也无法看懂。
    事实上,如果能在面子上妥协一点,日本将尽收实利,可怎么向爱国派交代呢?
    又要“里子”又要“面子”,结果全部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