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为什么企业家在中国不能兴旺?

2016-07-27

    来源:博谈网
    作者:Panos Mourdoukoutas
    编译:赵亮
    本文译自《福布斯》7月20日刊登的Panos Mourdoukoutas撰写的文章,
    题目为“为什么华人企业家在新加坡兴旺,在中国却不能”。
    根据最近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业指数排名,新加坡击败中国,差距很大。
    新加坡名列第11,中国名列第60。
    这可能会令一些人感到奇怪。新加坡在另一指数上也一直领先于中国,
    即经济自由度指数,新加坡名列第2,中国位于第144。
    为什么要把两者作比较呢?因为新加坡的主要人口是华人。
    毕竟,当他们从中国搬到新加坡后,文化因素也会随之而来,
    譬如儒家的循规蹈矩及由此发展出来的系统,
    通常被认为是阻碍华人企业家的因素。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来解释中国的创业状况远远落后于新加坡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央计划经济的遗产仍然主导着中国的经济。
    尽管后自由化时期多年来的改革,但是中国主要的企业普遍缺乏开拓产品的信息、自由度和动力,
    因为它们仍然是中央计划内的“单位”……而非市场经济内的“企业”。
    在这个制度框架内,创业是站在市场供给方这边为出发点,
    而不是站在消费者需求方这边,
    而在市场经济中,情况通常是后者。
    对于中国的规划者来说,以供给方为出发点的创业或许有它的道理,
    因为这些规划者下令巨大的资源调配,急于找到资源的快速使用方法来产生短期的增长效益。
    但是从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来看,就不合理了。
    在全球市场,处于经济界中心的是消费者,而不是中央的规划者。
    公平地说,对于这个规则也有很多例外情况。
    例如象阿里巴巴、小米、百度和腾讯这样的公司,它们一直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
    但是它们不足以在全球创业中把中国往上推一个台阶。
    至少目前还没有。
    至关重要的是:让中国经济从遗留下来的中央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
    中国企业家就会象他们在新加坡和全球许多其他国家那样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