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县级财政危情:山西陕西辽宁

2016-08-02

    星火记者联盟微博
    县级财政的滑坡会不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进一步刺激经济下行的速度?
    陕西府谷的困境或许是个值得认真考量的样本。
    府谷县在2016年前5个月的资金缺口5.48亿元。
    换句话说,县级财政收入还不够政府公务员开工资的。
    按照中央政府提出的“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财政支出最低限度要求,
    为了维持上述“三保”中的“保工资”,
    府谷财政不得不“挪用”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拨发民政系统)等专款资金,
    同时挪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府谷县政府“不得不挪用”的款项恰恰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挪用的专项资金——
    那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士的保命钱。
    作为曾经的百强县,府谷县政府的“无奈之举”,
    暴露出县级财政收入滑坡的现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了。
    这个经济百强县位于煤炭、镁等资源富集区,民营经济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2013年府谷被定为陕西“民营经济转型进级实验田”。
    据称,这里规模以上民企有223家,此中绝大大都主营煤炭、能化产物。
    2016年3月,府谷县工业经济局对全县387户工业企业查询拜访显示,
    有22户企业停产,64户企业半停产。
    府谷县级财政状况的危机,绝不是陕西的“个案”。
    延安和榆林两市,下面的县级财政直接形成了断崖式下跌。
    此前,在2015年12月份披露的公开数据显然:
    在山西省的119个县中,有103个县发不了工资。
    在山西、陕西接连出现县级财政断崖式危机后,
    辽宁的民间投资出现了断崖式低落,“58.1%的负增长”完全是“腰斩”的水平;
    与此同时,辽宁债务率连续三年翻番。
    有评级公司出具的评级报告称,辽宁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很大,未来债务偿还有一定压力。
    近日,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陈广君称,中央财政和省财力的阶段性补助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只能缓解燃眉之急。
    辽宁各地要摆脱县级财政困境需出“重拳”、下“猛药”。
    2015年下半年,各地土地财政出现了难以为继的状态;
    其后,国内至少有21个省的基础养老保险增长率出现负数,
    不少地方养老金出现穿底现象,养老保险基金濒临破产边缘;
    地方政府巨额负债问题不断暴露……
    由此,县级财政吃紧逐渐蔓延开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截止2016年上半年,公开报道的县级财政吃紧的新闻不绝于耳,
    财长楼继伟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经警觉到,并宣称,
    国家财政安全距离悬崖只有一公里了。
    显而易见,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土地财政的崩塌、民间投资热情跌入历史冰点、地方高额债务偿还能力降低等因素的左右,
    越来越多的县级财政将会陷入危机的状态。
    危情时刻,很显然,政府一定会处理过难关,不会不管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