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购造成楼市复苏假象
2016-08-03
中国奉行「自己市场自己救」,由股市救到楼市。
当股票还可以哄抬一下,把人民的钱,要求国家队自愿套进去时,
买楼却不是买棵菜,往往系一生人一次的投资,事情就没那麽好办。
据说最近东北库存量大减,对政策很有信心。
因为中国楼市由2014年初开始转向放松,到上年今年大规模放开限购,降首期,
连农民入城等各类「远交近攻」的方式都用上,
如果还不收一点效,要国家面子往哪裡放。
一个房企高管说:有个「小城市的库存才50亿,当地政府就买了20亿,都佔快到一半了,还在买。」
事关救市容易退市难,库存变身安置房是好事,
帮一些错误投资,成了大闸蟹的房企解套,多馀的商品房亦变身成穷人恩物。
事情看似皆大欢喜,但实际上解套的房企难道明知是死地还留在这裡陪葬?
所以卖完三、四线就跑了。
另一方面,商品房化身安置房入市,供应增加,对楼价影响只是迟早,
而且房企当初买地建房,很多还不是好地段的呢,
市民有得拣,不会拣烂橙,最终库存消失了吗?
消失了很多,但还有更多。
中资基金朋友感歎「经济好差,最差系中国,大家拖得就拖。」
楼市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救命草,但救命线好易变索命圈,
已有大陆地产朋友话企业债收紧中,都要控制下泡沫。
近期中国楼市政策只剩微风拂过涟漪泛,
但又会否是另一场暴风雨前夕呢?
记者:方楚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