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题
此外,为了规避楼市投资的金融风险,
当前银行、金融机构对于房企的开发贷周期已经由2年期的中期贷款改为半年期的短期贷款,
使得房企的短期贷款资金较为紧张。
由于市场过热,除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外,二线城市楼市也开启了信贷政策收紧的大门。
日前,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宣布自7月15日起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对楼市进行新的调控,
厦门也成为合肥之后第二个出台限贷政策的二线城市。
市场普遍预计,南京、苏州、武汉、杭州、东莞等核心二三线城市
会在三季度跟进提高首付“降杠杆”的信贷政策。
除了收紧资金供给,政府对房企的拿地行为也开始加以限制,
特别是避免地王成为最大的风险源。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我国出现了219宗地王(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达到了109宗,溢价率超过50%的地块更是多达167宗),
其中央企和国企占了多一半。
前6个月,全国主要50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0243.7亿,历史首次突破万亿。
市场担心,一旦楼市政策进一步收紧,一些“地王”买家可能会出现资金链问题和债务违约风险。
目前有消息传出,随着国企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以及大型国企央企的整合趋势,
之前制造“地王”的部分央企可能会被要求把一些地块退回地方。
这无疑会让更多地产商的开发决策更加谨慎。
另外,对比六月份的楼价变化,也似乎可以感觉到国内购房者的观望态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18日公布的数据,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虽然在继续上涨,
但与5月份相比涨幅已经收窄。
其中,新房和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55个和48个,分别比上月减少5个和1个;
而环比下降的城市分别有10个和14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1个。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一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平均涨幅同比扩大0.5个百分点,
涨幅远低于5月(同比扩大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