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题
今年一季度核心的问题已然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
或许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很多问题只是零星裸露,
政策制定者仍希望能够通过修修补补的方式来扭转乾坤,
而经历了长达8年的结构性调整阶段,
似乎中国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修补,甚至扭曲的更加变本加厉,
原本一场小手术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了一场生死的大干戈。
由于2015年上半年的股灾开始,中国经济的内忧外患的情况就开始急速升温,
到了下半年汇率市场开始大幅度承压,
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到了2016年一季度开始,
中国经济政策上政策的摇摆开始变得相当巨大,
面临着经历了去年的股灾之后金融体系的动荡,实体经济下滑的速度超预期,
各方面的压力陡增的背景下,终有一些决策者无法忍受短期的疼痛,
选择了一种看似折中的办法,一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但另一方面却释放出打算要重回老路的预期:
继续超预期的货币投放,
继续让居民端加杠杆买房子,
继续让政府加杠杆搞基建,
试图继续通过老办法提振需求来达到稳定增长的目的。
但这样的政策预期释放出来的那一刻,
就被聪明的资本市场完全的解读了当下的两难,
于是乎资本逐利的天生性开始走上了一条和政策原本本意完全相反的道路,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北上广深的房价翻个翻的往上涨,
而居民消费却继续疲软,总需求依旧不振,民间资本投资继续恶化,
服务业扣除金融服务业后丝毫不见任何起色,
而金融服务业却成为了服务业贡献增长的大头,
由于股票市场去年已经玩崩盘,实行了严格的控制(股指期货暂停),
大量的资金涌入债券市场,商品市场等金融领域,
商品市场换手率屡次创出“宇宙”记录,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了配置而配置的地方,
甚至连长端债券市场也开始变成了击鼓传花的试验田,
从忽略信用风险到忽略流动性风险,
这一切的一切和去年股灾前的金融市场有着太多的相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