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国企过剩产能难以消除

2016-08-11

    像大陆那种党领导的半指令经济,过剩产能难消化的原因不一样,
    不是工会势力太大,而是党需要一个不断「做大做强」的党企环节,
    以享有对经济命脉的掌控权。
    大陆的税收工作很难做,政府开支只佔GDP的10%,比美国的17%低得多,
    所以要拼老命保住党企才能发号施令。
    (不如此,也就无法安插三妻四妾的党爷的那种「产能过剩」製造出来的正庶官二三四五代!)。
    就举钢铁工业为例,成品价格下跌了,企业不能减产裁员,因为要维稳;
    工厂更不能关门大吉,不然书记吃什麽?
    于是大家见到钢铁产量反而逆势上升,
    因为超产了的东西还可以拿到「一带一路」上去报销。
    据报道,又一条资助坦桑尼亚的铁路马上要开工了。
    生产过剩怎办呢?
    凯恩斯开出两条药方,目的都是刺激总需求(包括商界投资需求、私人消费需求、政府开支需求)。
    一条药方是央行带头减息,息口跌了,企业借贷投资者增加,私人大件耐用品如汽车房子的购买增加;
    另一条药方便是由政府直接多使钱,人为地增加政府开支需求。
    如此,三大需求都上去了,社会总需求不足的问题焉能不解决?
    上述第一条药方叫「货币政策」,
    第二条叫「财政政策」。
    问题在于货币政策有时而穷:息口降到零了,投资和消费都无反应怎麽办?
    负利率。利率都负了(如日本),也是无起色怎麽办?
    不再管利息,央行狂印钞,以之狂卖市场上的资产(不是像以前那样光回购政府已发行的债券,让新印钞票流入市场,
    而是进一步也买私企的债券和股票)。
    按道理,市面钞票多了,价格按理会普遍上扬,企业的盈利前景改善,今天的投资便增加;
    消费品眼看要涨价了,今天不买明天更贵,今天的消费于是也增加。
    这个不管利率、只管发钞的政策叫「量化宽鬆」。
    「量化」一词,英文和中译都甚为隐晦,
    不好意思把狂印钞票之举说白之故也。
    元亨利贞,吉啦!不过,假若前景太灰暗,钱都到位了,
    而且还不断滚滚而来,商界投资和私人消费依然无反应,
    政府「量宽」出来的银両如泥牛入海,
    通胀不仅无声气,有时好像还通缩了,真箇药石无灵。
    钱,粤语俗称「水」,正常状态是会流动的,
    但是,掉进「陷阱」,流不动了,变成「止水」。
    这个情况,凯恩斯称之作「流动性陷阱」(新的钞票不用作实业投资和私人消费的话,
    却更多进入资产市场作炒卖,或者「出国」了;
    近年来党企不断在海外收购外企,便是流动性在大陆消失的原因之一)。
    货币政策之所以可能如此,凯恩斯学派有一个讲法,颇为传神:
    一根绳子,用之拉物容易,要来推物,倒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