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年轻人不要再贷款买房了!(上)

2016-08-17

    中国作为一个千百年受着“先成家,后立业”的人生模式影响的国度。
    成家,有一个房子,成为一个婚姻成立的前提。
    有人笑谈:是中国的丈母娘,逼高了中国房价!
    那么作为一个中国青年,25岁到了一个成家的年纪。
    婚房逐渐成为一个主流。
    买房子的99.99%需要按揭,买房子的90%在25-30岁之间。
    根据统计,只有不足5%是靠自己的实力,不需要家里的资助买房的。
    当然还有一些富二代,家里早在他几岁的时候就为他准备下几套婚房。
    为什么说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或者说普通青年为什么不要着急买房呢?
    我想把的观点如实的表述出来,给那些困扰到房子的巨大阴影下的年轻的人们一丝清新的空气,聊表慰藉。
    我研究发现,日本青年结婚买房子也很贵,
    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价当然比较高(东京中等房价4万人民币左右),日本青年却不着急买房。
    日本青年怕买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赏美好生活的机会,
    也更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我们呢,安家安心稳当的过生活,不惜借贷做房奴。
    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问题。
    谁有房,谁就是有为青年,谁没有房,谁就是坏孩子。
    现在的小妮对年轻人的评价标准大抵如此。
    除此之外,青年人诚惶诚恐的买房,
    还有其他2个原因。
    首先,大多数国民被媒体洗脑了——现在不买,以后还会涨,房价永远比工资涨的快。
    现在不买,恐怕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媒体舆论引导经济的秘密。
    案例一:在70年代,电话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舆论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富裕人群的象征,是身份的标志。
    那时候有一部电话,可以被神化到领导干部的层次。
    所以,在上海即使安一部电话5000多,也有很多人排队去买。
    图的啥?身份,面子,潮流!媒体舆论引导之。
    现在座机5000元?笑话,前不久,移动跑去家去,免费送了一台给我妈。
    我妈还嫌家里电话多。丢一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