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方希望以武器精密化,打造一支小而精、精而壮的部队
台湾从国民政府撤退之后,军队历经几次变革,
从当年号称“百万雄师”到现在希望建立一支“小而精”的武力。
1949年,面积37000多平方公里不到的台湾涌进了数百万的军人和民众。
在那个被国民党形容为风雨飘摇的年代,失去了中国大陆的蒋介石为了要“反攻大陆”,
立意维持一个人员编制庞大的三军部队。
但是从跟着蒋介石到台湾的部队,素质参差不齐,不少都是所谓的非黄埔嫡系部队,
所以在1949年年底,蒋介石第一次改革军队、开始在台湾实施征兵制。
对当时的蒋介石政府而言,实行征兵制可以以最低的开支维持庞大的军力,
同时也可以补满将非嫡系部队解编之后遗留下来的空缺。
在实施征兵制的40年之间,台湾的三军部队人数经常维持在对外号称“百万雄师”,
虽然真实人数并没有那么多,但是台湾的军队人数经常保持在70万人,
随时待命“反共复国、解救大陆同胞”。
以面对福建厦门的金门为例,在冷战也就是两岸对峙的年代,
从“风雨飘摇”的初期驻军约12万人,到八拾年代的金东、金西、南雄、烈屿四个重装师、
一个金中轻装师还有其他金防部及其属下海空军人员,总共大约5万人。
但是在1990年代之后,台湾初步缩短义务役服役年限,
同时也缩编,金门驻军如今大约不到五千人,
而服役年限也从当年的两年或者三年减少到12个月。
据称,台湾军队目前总人数已经不到二十万人,
蒋介石年代到处是将军的“满天星”、“满街兵”的现象成了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