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伟:楼市政策的异化与救赎(九)
2016-09-01
现在,中国政府垄断了城市供地,低价购买农民的集体土地,
然后高价出让给城市居民,从中赚取巨额收入,
甚至通过控制供给不断抬高地价,成为“超级地主”,与全民争利。
而建立于国有土地之上的住房,也越来越向有钱人集中,
很多富裕阶层的投资者囤积了大量住房赚取增值收入或地租。
在此情况下,中国传统上依靠土地资产不劳而获的地主情结复活,
相应地,城市会出现大量无产阶级(买不起住房的工人),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就会成为现实。
对于一个两千多年来信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文明,
目前的不均与不安已经达到历史的高点,
何况中国依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地产资本主义下的资产泡沫继续下去,
必然会动摇执政者的根基。
我们也可以对比香港与新加坡两个现代城市的命运:
一个暮气明显的高房价城市和一个转型成功的实行组屋制度的国家;
香港社会的分裂、经济结构的恶化、资本的逃离,应该惊醒中国,警惕以香港为模板的土地财政政策。
中国一线城市资产泡沫如果继续吹大,就会染上香港病:
楼市政策进退两难,打压会让市场崩溃,
但房价高悬让城市发展活力窒息,
而这只是“跳楼”与“癌症”的区别。
我们可能离“香港病”还远,但至少从地产领域的目前情况看,
混乱的决策体系,消极的官僚系统,传统的干预手段,
蔑视调控的资本以及恐慌不安的中产阶级,
显示出政策失效与市场失控的迹象。
不直面这种局面并采取有力措施,给出稳定的秩序与预期,
这种混乱就会继续扩展,改革将遥遥无期,
经济或许最终也会被绝望和恐慌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