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由银行坏账引发?
2016-09-07
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除了债务危机之外,
还有正在升高的坏帐率,
以及超发货币形成的巨大流动性过剩。
先谈银行坏帐。目前出现的是改革以来,由房地产烂帐引起的第三次坏帐高峰。
第一次坏帐高峰是在朱时代,
从1998年开始,中国处理最初剥离的1700亿美元用了长达六年以上的时间。
但是"前清后欠",清理了部分旧的坏帐,又形成了更多的新的坏帐,
使中国银行海外上市受到严重阻滞。
中国政府干脆采用了一个"聪明"办法,
成立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将这些不良资产即坏帐"剥离"后划到这些公司的帐面上,
不影响银行帐面观瞻。
其中部分不良资产打包卖给了外国投资公司──
外国公司为什么要买不良资产?
那是因为中国金融系统的运作当时对它们来说是个谜,
想通过购买不良资产摸清中国金融系统的运作情况。
第二次危机是在温时代,银行坏帐又积攒了8000多亿美元。
为了到美国上市,能够通过美国证券市场的"萨奥法案"(简称SOX法案),
中国不得不雇请好几家声誉很好的美国评估机构帮助审计,
如安永、普华永道等。
当时美国证监会主席是美国资深政治家考克斯,对中国没有什么好感,把关很严。
这些美国评估机构在审计中发现中国银行系统的状况太糟糕,
估计很难通过,建议这些银行到香港上市,不以华尔街为目标。
中国邀请十几家外国银行如瑞银、Citibank、美国银行、新加坡淡马锡等
到中国银行做"战略性投资者",允许其合约期满后退出。
有了这些合作伙伴做包装,中国四大银行在香港和中国A股市场上市后卖得很好。
这几只大旗舰一上市,曾占A股总市值一半以上,吸纳了不少资金,
外国银行赚到盆满钵满,2007年后陆续退出。
中国政府处理银行坏帐的本事,让外国同行目瞪口呆。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各国艰难应对,
即使是美国,最后也不得不让百年老银行雷曼兄弟破产。
面对此情,《华尔街日报》有位专栏作者想起中国政府处理银行坏帐的"高招",
写了一篇调侃文章《党支部空降华尔街》,称应该请中国来处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
成立资产公司,剥离银行坏帐,
让坏帐在银行与公司之间的帐户上转了几次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