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针对高官的暗杀之风
2016-09-09
李鸣涛
1910年4月16日,汪精卫被捕,罪状是谋刺清廷摄政王载沣。
按清廷刑律,足以凌迟处死,后被判为永远监禁。
下狱后,汪精卫慷慨悲歌,写就《被捕口占》几首,
尤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四句流传最广。
其实,早在汪精卫谋刺之前,暗杀满清高官之风已经流行。
为我们所熟知的影响颇大的暗杀案有:
1900年史坚如谋刺两广总督德寿案,
1904年上海金谷香菜馆暗杀案、王汉千里谋刺铁良案,
1905年吴樾刺杀出洋的五大臣案,
1907年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案,
1910年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案、彭家珍炸死宗社党魁良弼案等。
1904~1905年间成为清末暗杀次数最多的年份之一。
另一次暗杀高潮发生在1910~1911年间,
影响全国的革命暗杀案就有二三十起左右,在中国历史上也很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