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对革命派的残酷镇压
2016-09-14
满清大兴文字狱于历朝历代登峰造极,
文字思想“犯罪”者,不仅本人杀头、凌迟,
往往其家人十六岁以上的男丁都要杀掉(即“满门抄斩”):
戴明世因作《南山集》遭满门抄斩;
吕留良因为反清思想,也遭满门抄斩,案发时本人已死,犹被挫骨扬灰;
贼鞑子乾隆以文字杀人,又在清朝统治者中最为烈毒——
其在位六拾年,竟制造文狱一百五十多起,惨杀数千人,
甚至丧心病狂到了连疯子和印书者都要杀的发指地步。
“煽动颠覆”这样的罪名,在清朝始终是杀头、凌迟、甚至满门抄斩的死罪。
为什么彼时的中国人没有被满清的血腥吓倒?
晚清虽有钳制新闻自由的《大清报律》,但审查、监控要宽松得多;
满清皇权不下乡,没有如此膨胀的官僚公务员队伍;
晚清的社会也有着大得多的市民社会空间。。。
晚清的历史证明,对于死不悔改的暴政统治者,上书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
“超限”反抗,反令其逞凶施暴不得不有所收敛。
如果当年太平天国也懂得象同盟会一样暗杀湘军官吏,
曾国藩之流绝对不敢那样猖狂地屠城、凌迟、生吃人肉。。。
暗杀,是力量不对等情况下,弱者对强权统治者的“斩首”超限战,
其效果并不逊于千军万马对战,且代价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