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中国“地王”频出的博弈(二)

2016-09-17

    其一,银行的流动性平衡就会被快速打破。
    因为有些人会拖欠贷款的归还,房贷也会因为负资产的出现出现断供,
    银行的流动性就会被快速收缩,很容易爆发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如果银行爆发挤兑,唯一的办法是央行印钞救助,货币将飞速贬值,通胀恶化。
    流动性枯竭造成的对银行体系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这是严重的社会事件,必定造成社会的动荡。
    其二,房地产既然出现崩盘的走势,就注定不是一年的下跌,
    而是很多年绵绵下跌的走势,当房地产价格对折以后,
    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这两年,老板跑路潮不断出现,手段无非是将抵押物的评估值提高,
    然后与银行内部人员配合,尽量从商业银行套取贷款,然后揣着钱跑路,将资产交给银行。
    这是主动行为,实际上意味着老板将资产卖给银行,
    自己得到尽量与资产额等额的现金。
    可是,如果抵押物的价值对折以后,意味着抵押物的价值低于贷款额的10—20%,
    那时,老板怎么办?
    还不上贷款的直接将抵押物交给银行,你愿意拍卖就拍卖,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还的上贷款的,在可能情况下也不会归还,当老赖或者揣着钱跑路,
    与前面的跑路潮相比,就形成被动跑路。
    当然房屋断供估计也是少不了的。
    最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既不会跑路也不会激动,
    而是稳坐钓鱼台,估计都成为老赖,银行徒唤奈何,
    这里的规模可是10多万亿的庞大数字。
    这下问题来了,商业银行基本等于废旧资产回收公司。
    如果四分之一的贷款形成这样的结局,
    就是73.4万亿元*25%=18.35万亿,
    即便10%形成这种现状,尚有7.34万亿,这可也是天文数字!
    需要记住的是,银行如果在此时大规模拍卖资产(换取流动性),
    房地产市场将出现继续坍塌,跑路、老赖的比例继续快速上升,
    所以,银行不敢拍卖如此巨额的资产,只能揣着资产发呆。
    银行的流动性快速枯竭,挤兑开始!
    央行面对如此巨额的、被商业银行揣着的“冷冻”资产怎么办?面对挤兑怎么办?
    只能印钞救济,这可不是三五千亿的钞票,
    而是十万亿左右甚至以上的巨额钞票同时出笼(都是基础货币),汇率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