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将通过化学实现复兴
2016-09-20
日本的技术实力雄厚。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半导体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时至今日,在价格剧烈波动的半导体存储器领域,
东芝仍有望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
但电视机、个人电脑等数码产品的生产成本迅速而持续地下跌,
可以说是另一种类型的摩尔法则。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上,高成本的日本企业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
近20年的残酷现实让人们明白了这么个道理。
日本电子行业从去年开始转变经营思路。
日立制作所、东芝、三菱电机这三大综合电子厂商本财年的合并经营利润加起来超过1万亿日元。
取得这一成绩并非依赖于电视机、相机、手机的消费复苏,
而是因为立足于基础设施、服务等不受降价牵连,
或者说与摩尔法则相距最远的领域。
估计日本各企业今后仍将非常鲜明提出“去物理化”。
东芝由核电站专家担任专职董事,统一掌管人工光合成和使用多余电力来储存氢的新能源业务。
这并非缩小核电站业务,而是要将“化学”变大。
产生氢是核电站的衍生物,在这方面积累的化学反应与电解的知识是研究人工光合成及面对氢社会所必不可缺的。
野村证券的高级分析师山崎雅也指出:“技术突破似乎潜藏在一直以来支撑着数字领域的工艺工程(物理)与材料工程(化学)的融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