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目前楼市更像是一个黑铁时代,众多由钢筋水泥构成的鬼城就是显眼的物证。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前8月国内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则同比下降了10%,销售额也下降了10.9%。
即使是所谓的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9月份全国主要城市楼盘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大约20%,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丝毫没有逆转。
十月初央行接棒地方政府加入救市行列,通过降低首贷认定门槛,有限放松信贷,来刺激需求,这可以从反面印证楼市压力之大。
而从10月最初的市场反应来看,购房者并没有多少热情。
楼市是继续走向泡沫破裂的深渊,还是会在更强大和密集的政策刺激下反转?
这是众多开发商们最渴望得到解答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无论学界还是政界,对刺激政策更多的是争议而不是共识。
如果经济危机的历史是一种镜鉴,如果对市场规律有一定的敬畏,那么楼市风暴到来的节奏和轨迹或许难以预判,
但大调整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对众多开发商来说,尤其是中小型开发商来说,不要有幻想,不要有侥幸心理,
正在到来的惊涛骇浪可能会是大部分开发商无法熬过去的严冬,
开发商们必须深刻研判市场趋势,评估自身优劣势,形成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这才是崩盘时代的救赎方略。
目前全国大概有三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另外一种说法是五万多家),而全国前十大开发商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这说明市场集中度远远不够。
大部分开发商都没有品牌声誉,缺乏专业实力,仅仅依靠资金和对土地的占有,在行业欣欣向荣的时候,挤入场分一杯羹,
这种如同捡钱的财富故事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当行业实质性调整,市场压力暴增,流动性潮水退去的时候,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开始窘相毕露,
公司倒闭老板跑路的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发生在河北廊坊的众多开发商无力支付民间投资而集体违约的现象,就是最新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