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的“信用违约互换”杀到
2016-10-05
官方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9月23日,发出指引文件,
正式推出CDS(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令这款曾引爆美国次按危机的金融产品,正式登陆中国。
目前内地楼市泡沫已经达到顶点,
曾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的CDS会否提前戳爆泡沫,还是会转移风险,值得投资者关注。
简单来说,CDS等于是债劵的保险,债券投资者可以买CDS对冲债券违约风险。
在次按危机前,美国银行不断向低收入、零首期楼市买家借出按揭,
再将这些次级按揭打包,以债券形式卖给其他金融机构,
称之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为打消市场忧虑,银行再发行CDS让债券买家对冲风险,
达到理论上的零风险效果。
但实际上,当楼市爆煲时,整个金融体系瘫痪,
任何银行的CDS都无法面对天文数字赔偿,只是一张废纸。
但由于CDS的存在,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误以为风险已被消除。
大量次按被推出市场,终于不可收拾。
内地债市今年迎来违约高峰,如果没有CDS,很多企业可能无法再发新债冚旧债,
令债务危机提前降临,当局推出CDS只是无奈之举。
但客观上,CDS方便银行将按揭转售,在批出按揭时可以更加鬆手,
为目前的楼市泡沫推波助澜。
记者:黄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