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阅读-备考党
2016-10-12
作者:李小墨
这是另一个极端,所有阅读只为应试服务,
考点以外的书籍通通列为”课外书“,涉猎很少。
这个体会,来自大学的图书馆。
虽然图书馆人满为患,但仔细看,你会发现九成都是备考的,
准备考研的、准备考四六级的、考雅思托福的、准备司法考试的、
准备会计考试的、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太多考试要准备了,
再混一些做毕业论文、课程论文的。
等到期末,图书馆里要占个位置,就要起早排队了,因为大家都要准备期末考了。
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大部分都是优质的书籍,成排成排的书籍就在座位旁边,
但跟这些专注的备考者没什么关系,对他们来说,还不如做套卷子呢。
我觉得大学的图书馆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可这些都是上进、用功的好学生,你可以指责他们什么呢。
另有借阅者,好多怎么借回去的怎么还回来,放在宿舍生灰,心血来潮也看一些,
但大多缺乏阅读规划,做个毕业生大学阅读量调查,恐怕数据会很难看。
一本大学尚且如此,二本三本专科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中小学阶段的”课外书“概念真是害人不浅,
课外书被很多家长老师当成”闲书“,是影响学习的洪水猛兽。
到了大学,这种观念依然没有改观,
你在看《源氏物语》也好,看《精神分析引论》,看《论法的精神》也好,
你的同学都觉得你在看课外书。
教材以外的书籍还被称为带着闲书质疑的”课外书”,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