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质量与计划很重要
2016-10-12
作者:李小墨
读书首先是质的问题,没有质再多的量也是白搭。
微博上有个新东方老师,他声称自己一年看了一千多本书,
还卖课程教别人怎么看书。
结果书单扒出来大部分都是大烂书,
看了一千本也是往肚子里装了一千本垃圾,集阅读和愚蠢于一身。
《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超快的阅读速度是引人怀疑的一种成就,
那只是表现你在看一种根本不值得读的读物。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选书的时候,请和兜售捷径的畅销书保持距离,
和鸡汤爆文印成的鸡汤集锦保持距离,
和跟风之作保持距离。
好的书是经得起时间洗礼的,读新书还是先持保留态度比较好,
多读各个领域的经典书籍,窍门是选再版次数非常多的,这类书通常质量非常有保障。
好的书是以一敌百的,你要是花时间把《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啃下来,
以后那些教你沟通技巧、提升情商、人际交往、读心术的low书你就再也看不上了。
选书的时候,多看看豆瓣评分、书评,参考经典书单以及一些靠谱的人开出的书单。
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应该对自己有量的要求。
拿着看书质量重要,数量不重要的挡箭牌,放任自己,
高兴了就看两页,不高兴了就放下了,没有阅读速度的要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要知道,自律的阅读者会对阅读做出规划,有周计划、月计划、还有年计划。
很多女生沉溺于张小娴之类的女作家,无法自拔。
阅读既然被称为进步的阶梯,难度应该是递进的,
超出你的见解、你的视野、你看待事情的角度的书才能帮助你精神成长和能力发育。
跳出舒适区,才能野蛮生长,去看一些对你来说有难度的书,
能给你带来突破的书,去攻坚,不要止步不前。
很多人把书从头到尾看一遍就算读完了,
阅读是要伴随思考、需要付出努力的。
这本书的议题是什么?各个细部是如何组织起来服务主题的?
这本书说的都对吗?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你想要获得哪个问题的解答?
这本书会让你联想到现实社会、个人经历吗?
想要最大程度地从一本书中受益,需要先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
接着对外输出,可以输出为文章发表,输出为语言与人讨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否则听过再多道理,你也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