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忌讳“支那”称呼
2016-10-13
香港青年新政两位议员以英文宣誓时,把China读成疑似「支那」读音,引起建制派强烈不满。
根据资料,支那源于印度梵文(cīna),有「边远之地」、「思想之国」等意思,
相信是随佛教东传,在日本以至中国,本来并没有眨意。
「支那」意思变得负面,带有辱华意味,是在日本侵华后,
外务省把中华民国称为「支那」,令「支那」开始有歧视意思,含有愚昧、劣等等讽刺意味,
后来日本把中国人蔑称为「支那人」,「支那」逐渐成为华人的禁忌。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接受了民国政府要求,
向全国发出《关于迴避使用支那称呼之事宜》通告,
停止在正式场合使用「支那」一词,全部改为「中国」。
现时在日本,除少数右翼人士外,官方与民间已彻底弃用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