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一个深圳老板的无奈和绝望

2016-10-14

    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创业的经验的王老板来说,
    这个曾经号称神州最开放的城市——深圳,已经让他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王老板的公司是生产型企业,有一个近300人的厂子,
    主要的客户是国企和上市企业,这要是放到过去,是非常好的业务。
    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当下,客户的回款越来越慢,账期越来越长,
    从原来的一个月一结算,变成现在半年一结算,王老板只能自己大额垫资,倍感压力。
    就人力成本这一项,他每个月的开支近200万元。
    外加厂房、电费、水费、税费和各种公关费用,每个月的开支超过300万元。
    问题是,产品生产出来了,也卖了,
    但货款却迟迟不得收回。
    日益紧张的资金链,让他自然而然的想到银行贷款。
    但银行贷款并不简单,当他去银行咨询贷款的时候,
    银行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房产吗?
    在当下的深圳,相对于房产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项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么。
    负担最重的税负,解决最大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应有的地位,
    “当下如果还要坚持做实业无非是找死”。
    王老板说,钱已经足够两辈子花了,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理想,去受无谓的罪,
    等他今年把所有的款项收回,不再扩大生产,慢慢把原来工厂里的员工分流,
    最后还是打算把工厂关了。
    他选定了自己未来的两条出路:1、退出实业,把实业交给国家去做,自己也从事投机投资,做轻资产的买卖;
    2、变卖家产移民。王老板选择第二项的可能非常大,
    毕竟自己的孩子已经在美国留学。
    两三年以后,深圳又少了一个踏踏实实做实业的老板,多了一个炒房的炒客;
    或者中国又少了一个优秀的国民,西方多了一个消费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