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把所有人推上赌桌(中)
2016-10-21
现在这种情况最怕的就是神一样的榜样堕落了,
如果北上深不涨了,必然影响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四线城市的销售。
所以限购限贷之后,市场可能很快会冷却下来留给库存城市的时间并不多,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忽悠到更多的接盘侠,
楼市可能随时会完,能多赚一点就多赚一点,是他们现在最头疼的问题。
高杠杆推升货币的正循环是一个危险的庞氏游戏,
最后会造成杠杆互相踩踏,连环强行平仓的后果。
股市杠杆连环踩踏的过程大家都看到了。
大家仔细研究研究《银行房屋按揭贷款合同范本》的条款,
杠杆就是杠杆,本质不会有什么区别。
其中第七条第三款原文(甲方为银行,乙方为贷款买房者):
三、抵押期间由于乙方的过错或其他原因造成抵押物的价值减少的,
乙方应在30日内向甲方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
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提前清偿相当于抵押物价值减少部分的本、息。
如果乙方既不提供价值相当的担保又不提前清偿等值的贷款本、息,
甲方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要求乙方提前清偿全部贷款本、息。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如果房价跌了五十万(在一线城市可能只是5%而已),
那么在三十天内贷款买房这要么提供五十万的抵押物给银行,
例如股票,按照银行质押股票的比例你大概需要提供一百万左右市值的股票。
如果你给不出一百万的股票或者其他银行认可的抵押物,
你就要提前偿还五十万的本金和所有对应的利息,
如果你在30天里没办法马上拿出五十多万的现金,
银行会宣布所有贷款全部提前要偿付本息,一千万的房子可能贷款了八百万,
就是要立马拿出八百万+利息,约千万现金了。
如果一个月里拿不出的话。
第十二条违约责任里写到:
三、乙方未能按时还款即构成违约,甲方有权要求其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
甲方有权采取下列但不限于下列措施:
1、发放的贷款均视为到期债权,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的贷款债权;
2、按本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加收 计收罚息,
并对未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3、有权依法处分乙方提供的抵押物,不足部分仍有权向乙方追偿;
大家注意(2)里面,除了正常的利息要支付意外,还需要支付罚息,
在断然付不出罚息的基础上,银行还能对罚息利率计算复利。
啥叫复利?
“有权依法处分乙方提供的抵押物,不足部分仍有权向乙方追偿”,
是什么意思呢?
购买一千万的房子,跌了五十万,月薪供房贷一族如果拿不出五十万现金补仓,
也没有一百万股票市值抵押的情况下被迫违约(无恶意逃债意愿)。
银行宣布提前收回八百万的房贷和三拾年所有的利息,要求一次性还,
五十万都付不出的情况下断然是更加付不出一千万的。
彼时,银行没收抵押物(也就是房子),购房者失去房屋后,房子交由法院拍卖,
如果一千万买来的房子跌到九百五十万左右,法院拍卖可能只卖给六百万,
那你欠银行的钱只还了六百万。
八百万本金和所有应计利息,只偿还了六百万。
如果未偿还本息加起来是九百万的话,你还欠三百万,
罚息部分还在计算复利。
也就是说,全家凑够两百万首付买了一套一千万价格的房子,
向银行贷款八百万,并且拥有良好的工资收入能覆盖每月房贷。
房价如果下降5%,就必须当拿出五十来万本息的现金,
否则他不仅失去了房产,还欠银行三百万的欠款(在已经失去房产之后),
并且罚息还在计算复利。
他不仅仅是一无所有,他还负债累累(利滚利的那种),
他不仅仅是失去财产,他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里可能永远无法准入。
用难以翻身形容,都不过分。
他并没有使用首付贷这样更加激进的工具,房价也没灾难性的下跌,
他不是炒房者,他不是没有良好工作的人,他不是恶意逃贷者,
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
但因为房价收入比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程度,
一个很小幅度的降价需要的补仓,
也会远超正常收入的现金流所能覆盖的程度。
而流动性不佳市场的强平,大家已经看过一次了,相信印象深刻。
在很短的时间内,名下千万房产,变成百万负债,
这是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这需要的仅仅是有其他人,激进得使用额外的杠杆工具,拼命买房。
股市里有人配了十几倍杠杆,
只是一个短暂的回调下就完蛋引发的强平连环火暴炸造成的冲击波,
使用杠杆比例不高的人也遭遇无差别毁灭。
事情还没结束。
法院拍卖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会造成附近房价被拉低,又造成一些补仓通知的发出。
这会增加法院里待拍卖房产的数量。
超高杠杆的股票被强平的过程中,会出现次高杠杆的股票加入挂跌停的队伍中,
等待着开盘挂跌停的股票数量在持续累积增加。
刚刚买天价房被迫补仓失败的资产拍卖价格,
刺穿的是已经浮盈丰厚的房子的价格,
这与已经浮盈丰厚的股票账户被“莫名其妙”的股债击穿是一样的道理。